时下,高温的天气让众多汽车经销商火气缭绕,不过对比可以用空调解决的暑气,国家即将实施的2项经济大法彻彻底底对所有汽车销售从业人员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豪华车特别是发动机排量大的车型有上调大排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出台,这是国家针对目前能源消费紧张的基本国情,作出对于豪华车的一些限制性的措施。而这些豪华车半数以上在大卖场销售的特点,对于目前市场上以中低排量主导车型的经销商也面临“地震”的危险,八月一日就要实施的《反垄断法》,该法所列出的条文中已经明确了汽车厂家对于经销商和市场的主导控制关系,倘若真要坚决实施,目前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微妙关系将会被打破。短期内,看似汽车厂家已经无法干预汽车价格了,一旦经销商进行暗无天日的价格混战后,是否就不存在垄断了呢?乱世须用重典、矫枉难免过正,在法规还未实施前,笔者尽管有些杞人忧天,不过本人还是愿意想象法规后所造成的一些后果,希望给予大家一些参考。
汽车专卖店从一开始的诞生基本就确立了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代理商要依据厂家的设计风格,区域间的划分建筑4S店,哪怕是建筑材料都要舍近求远的从厂家指定的供货商处购买,还美其名曰——统一标准,所以经销商在付出几千万代价修建好漂亮的展厅,车库中停满汽车后,就只能做一件事情了,就是等着消费者能青睐自己的车型,直至其后的售后维护。在销售的过程中,经销商始终需要和厂家大区保持比较好的关系,以求关键时候给予好的车型资源,年终评级时能有不错的分数,以期获得一些返利上的奖励,时常能听到一些专卖店负责人说起,今天又去机场接某某大区领导了,晚上安排到某某酒楼,某某老总作陪的谈话。也许很多网友会说,这些不就和一些地方的父母官出巡时的情景差不多吗!在国内众多的品牌专卖店无一例外都如此,因为假若想好好卖车,厂家是不能得罪的,假若哪天给经销商随便扣上个市场推广不利,对客满意度低下的帽子,那该专卖店附近很快就有可能会出现同品牌第二家店,业内人士总结的“水缸定理”颇为恰当的说明了经销商和厂家间的一些关系。
消费者购买商品肯定是希望得到市场的最低价的,但一旦价格不经管束就放任走低,其结果会适得其反。举个例子,目前的汽车专卖店数量在一些大型城市肯定过多的,造成的结果是多数经营者吃不饱,且在汽车厂家盲目追求销售数字的今天,给经销商增加库存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最近甚至有经销商为了停下数一百计的新车,不惜花费数万元/月的代价租空地停车。假若8月1日,法则实施后,真如一些厂家说的那样,不再干预一线的销售价格,那经销商为了尽管的回笼资金,偿还银行,加大优惠吸引客户买车是他们唯一能做的,而在资金实力,地区潜在人群,售后保有客户不同的各经销商时间竞争,无疑只会成就那些基础雄厚的经销商,强者更强,弱者退出是生存的不二法则。之后,剩下的经销商面对着广袤的市场,经销商之间画地为牢,圈占市场,再自定价格,挟市场区域控制和厂家展开谈判,届时,不知道厂家的领导还能否有君临天下的感觉。“苏宁”和“国美”的例子已经说明了控制渠道的重要性,而代理商一旦强大,那无异于制造新的垄断势力,也许相比之厂家的垄断,他们会显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假设,面对着很多地区因为销售新车方面不及发达的经销商而造成倒闭,那该地区已经购买车的客户去何处保养维护呢?汽车厂家将发现不少自己的真空区域,或者这些地区会成为那些幸存下来经销商的二级店呢?对于汽车厂家,这些都是不能出现也是不能想象的。所以笔者认为短期内,作为一种姿态,经销商价格小幅放开,允许跨区销售是厂家默认的。长期内,依然改变不了经销商处于受厂家支配的地位。
欧洲作为市场化比较高的地区,很多法规值得我们的学习,但是作为欧洲的汽车行业,同样也无法取消汽车专卖形式,各种原因值得业内专家去研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我们来说,取得各方面的平等都是我们更加愿意看到的,不过和这些法规实施过程中的配套条款假若能完善些,百姓将会有更不错的保障。一项措施的实施,会让一部分人得到利益,而有部分人失去本属于他的利益,社会的进步无法阻挡,但如何把这样的影响最小化,应该才是法规制订者考虑最多的。
时下,高温的天气让众多汽车经销商火气缭绕,不过对比可以用空调解决的暑气,国家即将实施的2项经济大法彻彻底底对所有汽车销售从业人员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评论